校友会
 首页  走进校友会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校友风采  下载专区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3!南粤优秀教师!
2025-09-26 16:29     (浏览次数:)

近日

由广东省教育厅

联合开展的南粤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暨特级教师评选表彰活动中

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林昌松教授

第二临床医学院丁邦晗教授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王继红教授

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祝贺获奖的教师


undefined


林昌松



undefined


林昌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深耕中医经典教育 37 载,获评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 “金匮要略” 及广东省课程思政团队“金匮要略”负责人。


undefined


在教学与教材建设方面,林昌松开创 “经典扎根临床,医教研三位一体”中医经典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讲《金匮要略》获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主编教材专著 7 部(含全国教材 3 部),推动中医经典知识当代转化,培养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等大批骨干。


在科研与临床研究方面,林昌松聚焦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提出“风湿瘀阻,筋伤骨损”的病因病机与对应治法,并创立 “昆断益母方”;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省自然科学基金 3 项,发表高水平论文 169 篇(总他引量 1814 次),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 7 项科技奖励,始终以科研反哺教学,常向学生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助力学生拓宽学术视野。


林昌松牵头制定的 “十二五”“肌痹” 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相关汇编;同时牵头 1 项指南制定、参与 7 项指南 / 共识,5 项成果被写入指南,为学科发展助力。他不断完善祛湿通脉法防治类风湿关节炎体系,方案疗效显著、机制明确,且可操作、个体化、易推广;同时牵头联合 17 家医院组建 “岭南风湿病专科联盟”,通过基层帮扶、科普宣教规范诊疗,推动岭南中医经典教育与风湿病事业传承。



丁邦晗


undefined


丁邦晗,第二临床医学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急症教研室主任、急诊大科主任。从教行医27年来,深耕教学临床一线,主讲《中西医急症学》等本科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其负责的《中西医急症学》《急救在身边》课程获评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他科研成果突出,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获省部级奖项4项;主编教材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undefined

丁邦晗为学生授课


在教学改革方面,丁邦晗构建了“急诊思维引导教学法”“中医危险证候与急症思维” 课堂与临床教学体系,打造了“慕课 -翻转课堂”的“线上 + 线下”教学方法,搭建“多维融合”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他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项、省级教学项目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编、副主编课程相关教材12部,发表教学论文13篇。


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丁邦晗作为主要成员的教学团队获评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领团队获教育部思政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省级中西医急症学教学团队、省级中医传染病教学团队等;他培育的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突出,在各级讲课比赛中获得全国比赛优秀奖1项、省级比赛二等奖以上3项,校级比赛一等奖3项。



王继红



undefined


王继红,现任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推拿学科带头人,从教 33 年来,他始终坚守教学科研一线,以赤诚之心深耕育人事业,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undefined

王继红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在教学领域,王继红深耕不辍,年均承担本科教学 208 学时,主持建设《推拿与健康》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及其他教改项目共 6 项,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 12 部;同时悉心培育人才,指导研究生 48 名,带领本科生斩获省级竞赛奖项,凭借突出的教学成效,于 2021 年荣膺校级教学名师。


科研方面,王继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围绕推拿手法量 - 效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发表核心论文 110 篇(含 SCI 收录 2 篇),同时积极传承与发展 “通元疗法” 等特色技术,凭借扎实的科研积淀,荣获省级优秀论文奖 2 项。


作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王继红领衔建设赖新生名医工作室,多年来深耕中医针灸推拿学教学、临床与科研领域;同时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手法专委会常委等 8 个学术职务,积极推动岭南推拿学术的国际传播。他扎根杏林、矢志创新的教育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医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未来

广州中医药大学将以三位教授为标杆

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深耕中医药人才培养沃土

激励更多教师以“大医精诚”之心

投身教学、科研与临床实践

为学校建设高水平中医药大学

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注入更强劲的广中医力量!

转自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

来源 | 教务部 党委宣传统战部

执行编辑 | 陈玉杰

责任编辑 | 罗   雨

审核 | 李欣瞳

审定 | 陈   霖


版权所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