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首页  走进校友会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校友风采  下载专区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恭喜!成功入选!
2025-09-26 15:56     (浏览次数:)

近日

广东省教育厅公布

首届广东省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名单

我校刘中秋教授主编的《中药药理学(第一版)》

许能贵教授主编的《经络腧穴学(第3版)》

罗颂平教授主编的《中医妇科学(第3版)》

李赛美教授主编的《伤寒论讲义(第4版)》

全世建教授主编的《方剂学(第4版)》

张忠德教授主编的《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第二版)》

六部教材成功入选!

undefined


undefined


01

















undefined

《中药药理学(第一版)

作者:刘中秋、寇俊萍 著

书号:978-7-03-072242-3


《中药药理学》是衔接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的核心教材,适配中药学、药学相关专业专业课及中医相关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学需求。教材分总论与各论两大板块:总论系统阐释学科基本概念、任务、发展简史,深入讲解中药药性理论、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等核心内容,同时提供中药药理研究与新药研发思路,夯实学科基础;各论按中药功效分类,每章含概述、常用中药、常用方剂三节,概述提炼同类药共性规律,常用中药与方剂部分则梳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药动学及安全性评价,且其功能主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为基准,结合相关教材突出“中药味”。此外,教材融入案例式与PBL教学、思政元素,配思维导图总结、二维码拓展资源及线上数字资源,全方位助力师生教学与学习。


02


















undefined

《经络腧穴学(第3版)》

作者:许能贵 赵百孝  主编

书号:978-7-117-31548-7

本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篇,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理论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上篇介绍了经络与腧穴的基本理论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新增“切脉实践的启示”内容,以补充经络理论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另外还增加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表”及“十二经脉属络脏腑表”,以表格形式概括该部分规律,更加便于学生的学习。中篇主要介绍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经脉循行、主要病候,络脉、经别、经筋以及腧穴定位和主治。下篇讲述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理论与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同时,本版教材新增思政元素模块,便于教师授课时参考。全书配备丰富的数字增值服务内容,包括标准课件、思维导图、十四经循行动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模拟试卷、“扫一扫,测一测”等,以随文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学生扫码即可自主学习。


03

















undefined

《中医妇科学(第3版)》

作者:罗颂平、刘雁峰  编者

书号:978-7-117-22572-4


《中医妇科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罗颂平教授团队主编,教材注重传承创新,理论体系完备,切合教学实际。教材特色囊括如下:1.重传承。以传承中医妇科教材的精华、创造新教学态势下编写的新思路为编写宗旨,坚持以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线,集知识点、创新点、执业点于一体。2.促创新。本教材既反映了原汁原味的中医药知识,又重视创新发挥。以基本知识点为主体内容,图文并茂,适度增加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紧密联系临床和科研实际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临床脱节。3.强临床。增设技能教材、临证实训内容及相关栏目,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体现了使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理念。教材坚持以“三基原则”为出发点,突出以中医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当前临床实用的内容为重点,纲举目张,且语言精炼,各院校使用过程中,师、生反应良好。


04

















undefined

《伤寒论讲义(第4版)》

作者:李赛美、李宇航  主编

书号:978-7-117-31547-0

《伤寒论讲义》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特色鲜明,可概括为“精”“新”“活”三字。精:内容精当。本教材突出以中医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六经辨证理法方药为重点,纲举目张,文字更精炼,内容更精当。新:守正创新。坚持立德树人为本,以文化人,以德育人。首次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材,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中医经典在疫情防控中重要作用,彰显时代特色。活:风格活泼。首次打造纸数融合教材,随文附二维码,数字资源内容丰富,特别是本教材汇聚了大量的临床视频案例,启发学生针对复杂病的辨证思维,经典回归临床,临床升华经典。该教材遵循中医药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突显中医经典与现代医学融合,中医传承与时代创新融合的特色和理念,具有鲜明示范引领性作用。


05

















undefined


《方剂学(第4版)》

作者:全世建  主编

书号:978-7-117-31551-7

本教材(第4版)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分为上篇、下篇及附录三部分。上篇介绍方剂学基本概念、配伍理论及学习要点等,阐述方剂学的发展历史、理论特点及其内涵,为学习下篇提供基础。下篇依据常用治法将方剂分为十九类,按功效系统介绍各类方剂的基本信息、制方理论、临床运用等内容,重点论述各类代表方或基础方的制方原理,配伍特点及其临床运用要点。各章后附有学习小结及复习思考题。附录主要介绍古今药量参考。本教材融思政教育于专业课教学中,注重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用方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时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及成果,与时俱进,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06

















undefined


《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第二版)》

作者:张忠德、刘南、李俊  主编

书号:978-7-03-055691-2


《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是第2版教材。《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第2版)》以中西医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内科急危重症的中西医抢救和治疗,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常见内科急症的诊断思路和处理原则。《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第2版)》采用以现代医学系统疾病为纲,中医病证相对照的方法,对内科急危重症阐述了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救治疗等。《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第2版)》有机结合中西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内容,使中西医理论保持各自的完整性,在提供深度与广度适宜的知识素材基础上,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阐明中医在常见危急重症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临床思维。《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第2版)》内容具有科学性、探究性、实用性及可操作等特点,反映了国内外近年来急诊急救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和新技术。


教材作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核心载体,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导向性地位。学校始终将高水平教材建设作为教育教学重点工作,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教材建设作为强化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undefined


今年,学校承办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五五”规划教材(第16期)编写会议。党委书记陈文锋指出,教材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学校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创新,持续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同时希望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指导下,与全国兄弟院校携手加强教材研究,高质量推进原创性、高水平中医药精品教材编修工作,加快教材数字化转型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出一批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医药精品教材。


undefined


未来

学校将持续以高质量教材建设为抓手

锚定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

融入教育家精神

推进教材数字化、精品化创新

为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

推动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贡献力量!




转自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

来源 | 教务部

执行编辑 | 麦慧欣

责任编辑 | 罗 雨

审核 | 李欣瞳

审定 | 陈 霖



版权所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