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下午,李国桥教授藏品捐赠仪式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青蒿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李国桥教授及其家属,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史亚飞,原青蒿研究中心主任宋健平、青蒿研究中心副主任邓长生,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张书河、副馆长张秋镇等出席捐赠仪式。
史亚飞副校长在致辞中对李国桥教授及其家属慷慨捐赠个人珍贵藏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青蒿素发现过程中中医药的贡献,特别强调了李国桥教授及其团队在青蒿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国际推广中的卓越贡献。他表示这批捐赠能够系统展示我校李国桥教授及其团队青蒿抗疟的辉煌历程,藏品所承载的科学精神将激励后人不断奋斗,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

李国桥教授,全国人大第八届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等,先后荣获五一劳动奖章、人民教师奖章及“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荣获白求恩奖章。李国桥教授195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并留校任教,从教年限已长达70年。
李国桥教授是国际知名疟疾防治专家,在研究过程中,他不惜“以身试疟”,注入疟疾病人的血液,主动感染疟疾,并在感染期间记录相关数据,寻找疟原虫发育规律,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抗疟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是临床验证青蒿素治疗脑型疟有效的第一人。自1967年接受国家疟疾防治任务(“523”任务)至今近60年间,李国桥教授在青蒿素类药防治疟疾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推广、发明青蒿素类复方抗疟新药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979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求是科技基金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教委颁发的3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一199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中华中医学会科技二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

在本次仪式上,李国桥教授将他的勋章证书、论文著作、临床试验原始文件、工作笔记、旧照等珍贵藏品捐赠给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张秋镇副馆长代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接受捐赠,史校长向李国桥教授颁发捐赠证书。
2007年李国桥获颁越南卫生部颁发“为了人民健康”奖章荣誉证书
2011年李国桥获越南政府授予“友谊勋章”荣誉证书
李国桥捐赠藏品(部分)
捐赠仪式后,捐赠与受赠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座谈交流。李国桥夫人李珍秀老师分享了“柬埔寨水布”的故事。水布是柬埔寨人日常生活和装饰的必备之物,是民族服饰的标志,也是身份的象征。“水布”通常由棉布或丝绸制成,带有经典的格子或条纹图案,可用作头巾、围巾、背包、婴儿吊带或垫布,还在传统舞蹈中扮演重要角色,象征着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承。1976年1月23日,应柬埔寨政府要求,中国派出疟疾防治考察团赴柬埔寨协助开展疟疾防治,李国桥任考察团副团长。7月23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疟疾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中国疟疾防治考察团即将结束在柬埔寨的工作,柬埔寨商业委员会向全体同志赠送水布。这份“柬埔寨水布”是青蒿素第一次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疟疾防治的重要见证,也是中柬友谊的重要物证。当时柬埔寨环境较为封闭、物资较为紧缺,已离家半年的李国桥教授想念远方的家人孩子们,但竟连一块糖果也没有带回家,只带回了这块“柬埔寨水布”。李珍秀老师分享的故事令人动容,在场所有人不由对李国桥教授肃然起敬。
这批藏品见证了李国桥教授近60年辉煌的抗疟历程,承载了他不畏艰险、积极求索、勇于创新等科学精神,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蕴含了深邃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青蒿人前仆后继,为消灭疟疾、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