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广东唯一是他们!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及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评选结果揭晓,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暨百场宣讲启动仪式现场图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成立于1989 年。其中集体成员40名,35岁以下青年占比75%,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支深入海外开展青蒿素防治疟疾的援外医疗队。
团队长期致力于全球疟疾防治,自1967年“523”项目开始,第一代专家以身试“虫”,在青蒿素临床应用研究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完全自主研发的青蒿素哌喹片获国家药监局新药证书,被卫生部列为治疗恶性疟的一线用药,临床效果全球领先,荣获科技进步奖2项,拥有40个国家专利授权和26个国家药品注册批件,全球3000余万疟疾患者受益。扎根非洲20年,派员驻外200余人次,将中医智慧开创的“中国方案”推广应用到科摩罗、多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多个“一带一路”国家,被多国政府授予荣誉勋章,荣获“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为助力大国外交,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健康、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为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广大青少年踔厉奋发、挺膺担当,以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日前决定,授予30名同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个青年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成功入选获奖集体,这也是学校首次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我校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获此殊荣,是对团队和学校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中医药事业的极大鼓舞。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为代表的广中医优秀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厚德博学,精诚济世”校训,传承延绵百年优良校风,不断挖掘中医药宝库潜能,持续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与应用,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踔厉奋发中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授旗仪式
疟疾,人类三大传染病杀手之一,“持续对世界各地人民的健康和生计造成毁灭性影响”,疟疾防治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重大难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援外抗疟团队,我国目前唯一一支在海外开展青蒿素防治疟疾的队伍,一直坚持在异国他乡消除疟疾,展示着人类卫生健康领域的中国方案、广东力量。
他们的足迹,一路向西,跨海千重,扎根海外30余载,以“一药一方”,即原创防治结合的新一代青蒿素复方——青蒿素哌喹片和以同步清除传染源为核心的灭源控疟新策略,帮助多个国家建立三级疟疾防治体系,超过3000万疟疾患者从中受益,东南亚、非洲、南太平洋许多国家都成功控制住了疟疾流行,被多国政府授予荣誉勋章,为助力大国外交、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健康、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2004年12月 柬埔寨中期抗疟总结会
2005年8月中柬联合抗疟项目研讨会
柬埔寨培训乡村志愿抗疟员
这些贡献的背后,是一代代抗疟工作者披荆斩棘的身影,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中心全球抗疟团队第一代领头人李国桥,1967年参加国家“523任务”时刚满30岁,他深入研究恶性疟疾的发热规律,不惜写下遗书“以身试疟”,两次将带有恶性疟原虫的病人血液注入自己体内,寻找疟原虫发育规律,为抗疟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奠定基础,把壮丽青春燃烧在对抗疟疾的第一线,一首属于青蒿人的青春之歌也就此开始代代相传。
李国桥教授(前左二)在柬埔寨临床试验现场
2007年6月 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与传统医药司司长
40年磨一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团队自主研发的青蒿素复方被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治疗指南》收录,并形成了充分体现古老中医药智慧精髓的“全民服药、群防群治、灭疟求本”的原创青蒿素复方疟疾防治中国方案。
项目组下乡监督第一轮全民服药现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哌喹片被中国国家卫健委列为治疗恶性疟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效果全球领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和40个国家的专利授权、26个国家药品注册批件,已经成为人类全面消除疟疾的关键药物。
青蒿素哌喹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百年前的校训“上医医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李国桥的带领下,以宋健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青蒿人开始走出国门,投身对外医疗卫生援助,以国为单位,医治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
2007年12月 时任科摩罗总统桑比(前右三)、前任科摩罗总统伊基利卢(前右二)和前中国驻科摩罗大使陶卫光(前左二)
出席广州中医药大学援莫埃利清除疟疾项目总结会
2018年11月 宋健平(前排左一)教授
在中国-巴新疟疾防治中心工作
宋健平教授(右二)带队下乡指导监督全民服药工作
他们扎根非洲20余年,将中国方案推广应用到科摩罗、多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一带一路”国家,其中科摩罗疟疾病例减少超99%,实现疟疾零死亡,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群总带虫率减少87.20%,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示范村产生疟疾控制协同效应,有效抑制了疟疾传播。
科摩罗疟疾消除科学会议现场
2017年3月 我校驻多哥项目组成员在多哥现场采血工作
2018年3月 我校援巴布亚新几内亚青蒿抗疟团队在基里维纳岛开展全民服药工作
巴新疟疾防治项目现场
圣普工作现场图
“危害科摩罗人上千年的疟疾,终于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罗国家疟疾中心主任巴卡尔深有感触地说,“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专程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
2013年8月 科摩罗联盟副总统兼卫生部长福阿德•穆哈吉授予李国桥教授(右)和宋健平教授(左)总统奖章
团队先后荣获柬埔寨政府“莫尼沙拉潘勋章”、越南政府“为了人民健康”授勋令、科摩罗政府“疟疾防治突出贡献奖”和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政府“疟疾防治突出贡献团队”等荣誉,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项目成为《中国的对外援助》《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典范案例。
经过了以身试药、不惧牺牲的第一代青蒿人,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第二代青蒿人,如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代青蒿人的“80后”“90后”,已扛起一线科研和抗疟的大旗,担负起消除全球疟疾、融入“一带一路”的重任。
中-圣普联合团队合影
科摩罗项目组合影
项目组与国家疟疾防治中心联合下乡支援灾区重建工作
圣普全民服药示范村项目宣传活动
圣普疟疾高发村落调研现场
邓长生,26岁结婚时领证后3天即跟随宋健平教授远赴非洲,女儿出生后更错过了许多与孩子一起的时光,千山阻隔,聚少离多,但他在女儿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到处奔波拯救世界的英雄。
邓长生在工作现场
李明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抗疟组长,曾走遍这个国家的每一个村庄,走坏了4双运动鞋,只为获得第一手资料,新婚燕尔便带着妻子一起来到非洲继续开展疟疾防治工作。
李明强(中)在工作现场
另一对夫妻档李国铭、刘瑞媚夫妇,同样远离家乡,在多哥和科摩罗一起抗疟数年,他们说,在非洲携手抗疟是二人最浪漫的时光。他们不负青春,每天起早贪黑做调查,挨家挨户搞科普,拿着喇叭一个村一个村地喊。为了让当地人亲眼看到药物的安全性,他们甚至带头服药,还要去说服当地官员、宗教长老、村长等有威望的人跟着服药,想方设法慢慢打开局面。
李国铭(右)在工作现场
刘瑞媚(左)在工作现场
如今,疟疾得到有效控制,青蒿人也赢得了民心,当地人很快把他们看成自己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居民主动用中文打招呼说“你好”,或者握着他们的手说“谢谢”,青蒿素类药物也已经成为当地人眼中的中国“神药”。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科技产业园里,现在还完整存档着数万份来自世界各地的疟原虫血液样本,和不同时期的科研仪器一起,见证着三代青蒿人的青春岁月。
改变的是技术和设备,不变的是他们始终坚守的初心。这一首青蒿人的青春之歌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山海,山的这头是家,海的那头是青年们的责任与使命。因为他们,世界上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被光明照亮。因为他们,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医生的温度与力量。
转自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来源 | 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