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图书馆建馆以来,校友心系母校,大力支持图书馆发展,捐钱捐物。本文根据图书馆提供的校友捐赠的相关资料,特做以下梳理,以记录校友心系母校发展之善举。
先带大家看一下特藏室。特藏室位于图书馆四楼,由藏珠阁、文兰轩、思源书库、远志文库四部分组成。主要保存本校校友、师生捐赠的珍贵文献、古籍、图书以及饱含师生深厚情谊的留言簿。
藏珠阁
一进入特藏室,就能看见位于入口处左侧的藏珠阁。

(藏珠阁揭幕仪式)
2016年,60周年校庆之际,81级校友林丽珠教授、蓝韶清教授向图书馆捐资建立藏珠阁。
(蓝林伉俪简介)
“今名藏珠阁,倡人品当如珠藏玉蕴,仁心仁术,泽被苍生,以报答母校培育之恩。”寥寥几字,却道出为人、为医之真谛,为杏林学子之真情。
文兰轩
2006年,50周年校庆之际,63级旅美校友张绍彬捐资帮助图书馆建立文兰轩,专门收藏艺术类精美图书。
(“献文兰之轩,贺母校五十寿辰之喜”)
(文兰轩内)
(李盈、刘县铭校友赠书)
思源书库
文兰轩往前走几步,便是思源书库了。为了纪念教师校友关心教育、慷慨捐赠的公益情怀,图书馆成立了“思源文库”,取自“清水流芳,思源如是”。除了学校领导、老一辈专家学者,校友们也向图书馆捐赠了大量珍贵藏书和著作,所惠文献主要藏于特藏室思源书库。
(黄正昌校友赠书)
(罗鼎辉校友赠书)
(张步桃校友赠书)
远志文库
经过思源书库,抬头就能看见 “远志文库”的牌匾,库内藏有我校多位名家、教授之著述、赠书,可谓一宝库。
远志文库庋藏校友著述,望后学读之,如晤谈当面,欣欣然快易为知音矣。
(文库内收藏的珍贵历史照片、证书、纪念册)
此外,饱含师生深厚情谊的留言簿,也作为特殊馆藏资源陈列于远志文库。它体现了广中医教师教学历程的成果,保存了广中医人对同学、老师、母校的记忆与怀念。
古籍室
接下来介绍的是特藏室附近的古籍室,一起来看看古籍室里的校友捐赠吧!
(古籍室入口)
近年来,不少校友将珍藏的医学古籍寄存或无偿赠与图书馆,化私为公,造福后学。
(2007级校友郭硕捐赠私人藏书19册)
2016年,正值60周年校庆,1981级校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林超岱先生捐资在图书馆古籍书库建一元轩。
2018年,我校62級校友,梅州名医黎道谋先生将家藏医学古籍53册无偿赠予图书馆,其赠书有多种为本馆缺藏,极大地补充了古籍馆藏,对中医药学术研究很有意义。
桃李园
终于来到最后一站:桃李园!
位于图书馆三楼的桃李园于2016年成立。77级校友基金向图书馆捐资成立校友之家,取名将其作为集中展示校友成就及学校教育发展历程之窗口。
(77级校友们于桃李园内)
(三元里图书馆开馆典礼)
(石景宜先生赠书展)

(77级海外校友张亮捐赠珍贵的自编教材,其中有136幅手绘稿)
(记录了中医学院教学活动、文化活动、校园建筑的老照片)
桃李园内校友捐赠的手稿、著作、照片、证书等珍贵实物,不仅记录了77级校友成就,更为学校师生开辟了一个了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的新窗口。
此外,当时为迎接我校六十华诞,香港校友也大力支持学校教育,委托国际交流合作处向学校捐赠图书2000余册,包括校友所藏中医书籍及英语、韩语、日语、阿拉伯语等外文书籍,为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实现馆藏建设的多元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馆藏建设多元化的实现,离不开校友对图书馆大力捐赠。校友捐赠之善举,反映了校友们对学校发展的关注与热忱,对杏林学子成长的关爱,同时也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
校友捐赠文献之善举,嘉惠学林,泽被后学,在此广中医校友会向诸位大力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及图书馆建设的校友们表达最衷心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