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首页  走进校友会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校友风采  下载专区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又见重阳,致敬芳华!
2025-11-03 09:38 广州中医药大学    (浏览次数:)

农历九月九

《易经》中把“”定为阳数

"九九"相重

故曰"重阳"



10月28日
我校在三元里校区离退休活动中心举办
“情暖金秋,致敬芳华;医暖重阳,健康护航”
重阳节(老年节)庆祝活动
为离退休教职工
送上节日关怀与温暖
郭鸿副校长致辞送祝福
现场精彩文娱表演与幸运抽奖轮番上演
大家在温馨融洽的氛围中
共度佳节


郭鸿副校长致辞送祝福












茱萸红,秋意浓,又见重阳

登高处,风车转,思念随风扬

菊酒香,艾草芳,菖蒲悬门守安康

古人的诗意与智慧

就藏在这一草一木的温柔里

这个重阳

让我们以诗为引

以草木为药

在千年习俗中

寻回属于东方的生活美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当读到这千古名句,仿佛都能看见千年前那个重阳,诗人独立秋风中的身影。而今,茱萸又开,秋意正浓,那些被时光浸润的重阳习俗,依然在岭南的秋风里静静流淌。



重阳的韵味,正是藏在那些传承千年的风物里。登高望远的期盼,佩插茱萸的牵挂,饮菊酒的淡泊,都弥漫在这个季节里。重阳前夜古人们会执五彩风车,踏着月色登山。风车转动,时来运转;登临绝顶,豁然开朗。这不仅是习俗,更是与天地对话的仪式。


微信图片_20251023200345.jpg


微信图片_20251023200349.jpg


古人的智慧,更是在将养生之道融入一草一木之中。这个重阳,让我们细数那些带着药香的时光,走进那些平常又不平常的一花一木。





茱萸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茱萸被称为“辟邪翁”,其习俗源于古人的自然崇拜与医药认知。《本草纲目》记载茱萸可“治寒驱毒”。人们将茱萸装入布袋佩戴(茱萸囊),或直接插在头上,是利用其药用特性来预防季节性疾病的一种民俗智慧,后来逐渐演变为辟邪求吉的象征。

因此,当诗人在远方思念兄弟时,看到那茱萸便涌起了浓浓的牵挂。如今,我们虽不常佩茱萸囊,但那份对远方亲人的惦念,却从未因时光流转而改变。





菊花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菊花是秋天的信使,更是重阳的魂。它清雅,在重阳时节独自芬芳。菊花入药,性微寒,味甘苦,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参考自《神农本草经》)古人认为菊花历经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故将其与长寿联系在一起,早在汉代的《西京杂记》中就已有记载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的习俗。

在广东,重阳节也少不了菊花的身影。百姓们会摘下新鲜的菊花,与糯米同酿,制成清冽的菊花酒。或是简单抓一把干菊,配几粒枸杞,在秋燥时节泡一杯温润的茶。那浮沉的金黄,是秋天写给身体最温柔的诗。




菖蒲





" 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

|

|

张籍


寄菖蒲




菖蒲生于水畔,清香沁脾。它开窍化痰,祛湿醒神,古人视其为辟邪的灵草。(参考自《神农本草经》)如果说艾草是“地”,代表着母性的、温暖的守护,那么菖蒲便是“水”,代表着清冽的、精神的净化。它寄托了古人希望借其锋锐之形与清香之气,斩断一切污秽与不顺的愿望。悬挂菖蒲,不仅是为家宅设立一道物理的屏障,更是在心中树立起一道精神的防线。

在广东的一些老村里,人们还会将菖蒲与艾草同束,悬于门楣代表着这是一个被祝福的家。有时还会用菖蒲叶煮水沐浴,洗去疲乏,也洗去旧时的晦气。





艾叶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

|

|苏轼


浣溪沙


如果说有一种熟悉的味道能贯穿四季,连接起端午与重阳,那便是艾草。中医认为艾叶性温,味苦辛,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参考自《本草从新》)重阳时节,暑热退散,凉意渐生,正是易感寒湿之时。用艾草沐浴,正是借助其温通之力,驱散初生的寒湿,为身体安然入冬做好准备。

两广的百姓会采来新鲜的艾叶,煮一锅热气腾腾的艾草水。孩子们在氤氲的蒸汽里洗个澡,说是能驱邪避病,整个冬天都不易感冒。那被艾草水浸润的肌肤,带着植物最原始的清香,是亲人最朴素的守护。


微信图片_20251023200815.jpg


重阳的意义,在感恩,在珍惜

品读那些与草木相关的诗词

我们循着古人的智慧

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这个重阳,无论你身在何处

不妨也循着这些古老的习俗

登高、赏菊、饮一杯茶

或者只是给远方的亲人打一通电话

愿秋风捎去我们的问候

愿时光善待我们的亲人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转自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

来源 | 党委宣传统战部
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本草从新《易经》百度百科

摄影 | 郑苑珊 郭泽瑜 范峻源 黄  靖 

利韵东郑瑜昕 李  淼 苏麦热亚

执行编辑 | 蔡莹宝

责任编辑 | 展硕

审核 | 李欣曈

审定陈   霖





版权所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友会